种艺术之果 绽艺术之花
——黄鸣“手工艺术课题组”个人总结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我们重新认识了美工活动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引导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并能够运用绘画等美术形式进行大胆的表现和自由的创造。由此可见,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想象与创造的有效途径。然而力求通过美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与创造,与教师的合理引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下是我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一点体会:
一、情境化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情境教学能把概念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使幼儿全面发展。因此,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美术教育不同于一般说理性学科,它要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敞开心灵的大门,放飞创新的翅膀。
二、生活化美术材料,调动幼儿的创作欲望
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生活化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如:果壳,蛋壳,树叶,种子,石块、蔬菜等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
三、开放式教育方法,拓宽幼儿的想象创造
我们的幼儿美工活动就是把“孩子跟着老师走,教师抱着孩子走”变为“教师顺着孩子引,孩子试着自己走。”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和思考,并在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认识和体验,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
(一)给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
幼儿美工活动应以幼儿为本,应注重活动前的体验,让幼儿在实地、实物、实景、实情中进行情感受体验,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感受力。
(二)给幼儿自由创作的机会。
美术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美工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并且每个幼儿的美术表现方式、水平不同。因此,教师要为幼儿美工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分享。
1.给予幼儿自由选择表现形式的机会。如按需可以选择绘画、泥工等创作方式。
2.给予幼儿自由选择美术材料的机会。如:为幼儿提供彩色水笔、毛笔、棉
签、颜料、橡皮泥、彩纸等材料,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给予幼儿自由表现画面主题内容的机会。比如在确定主体的基础上让孩子发挥想象,自主添画。
4.给予幼儿自由结伴的机会。在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进行合作,允许幼儿个人创作。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度大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四、有效性评价,促进幼儿的学习成长
孩子的美工活动是极富个性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大家互相学习借鉴的成分。评价孩子的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因此,评价是美工活动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同一主题美工活动,有的幼儿创作速度快,有的幼儿创作速度慢,如果在一部分幼儿完成时就开展评价和欣赏就剥夺了没有完成创作幼儿的活动,而如果等到全部幼儿完成才开始评价和欣赏,那么将使一部分幼儿的时间浪费在等待中。那我们可以把评价和欣赏这个环节化整为零,通过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亲子互动多种途径来进行。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不能缺少的,手工艺术活动则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启蒙者,我们要善于发现、寻找到幼儿想象的翅膀,为他们创造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绘制五彩童年梦!
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