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助幼儿园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教研组长应站在全园、全组的角度,认真制定、实施教研计划、并做好记录总结工作。
2、要加强自身修养与学习、事事先思与人、先说与人、先行与人、团结全组人员、促进班组文明建设。能站幼儿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承担指导教研组成员的业务指导工作。定期查看教学计划、跟看半日活动及组织教师交流观摩、研讨评估等。
4、协助幼儿园开展全园的科研工作、同时带领教研组成员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5、负责全组人员每日日常工作的考核及奖励分配、并做好本组资料积累、整理工作。
6、根据园务计划、组织大型主题活动(如家长会、主题活动等)发动组内教师共同研究、献技献策。
7、对其日常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参与教师聘任、考核、奖惩工作并提出建议。
幼儿园备课、听课制度
1、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纲要》,以《规程》和《纲要》为依据,研究制订好各类教育教学计划。
2、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指导运用于备课。
3、深入钻研教材,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备好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按时按质制订好系列计划,如:学期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课时计划、游戏计划 等,每月写一篇以上的观察笔记和教育笔记。
5、、备课时间除做案头工作外,还必须制作教育活动所需的各种教具、学具,准备提供各种玩具、材料。
6、坚持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各教研组按照计划准时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不得迟到。
7、备课时不得外出或闲谈,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情。需要外出时需向各课组负责人请假,经同意后,方可外出。
8、鼓励改革、创新,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比,对设计新颖、富有创造性的计划、笔记、教案、教育活动设计等予以奖励。
9、组织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学期组织相互听课不少于20次,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评议工作。
10、园长每学期必须有针对性地下班听课40次以上,园长助理下班听课80次以上,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30节,做好听课记录,及时进行评议,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提出建议和希望。
幼儿园家长工作制度
1.成立家园委员会,建立家庭教育指导联系网络,形成园长负责、家长参与、教师指导、后勤参加、人人重视的家园联系局面。
2.制定符合本园实际及家长需要的家长工作计划。
3.组建家长委员会,每届委员会要有工作计划与总结。定期召开会议,园长负责向家长汇报有关工作,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形成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管理的局面。
4.办好家长学校,根据家长的特点,又针对性地举办各种讲座,开展各类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创设良好的家教环境,学习科学的教养方法。
5.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教育理念,介绍幼儿园的工作情况,交流育儿经验,探讨教育方法,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
6.密切家园联系,通过家园联系册、家园之窗、家长接待日和家访活动等形式,及时了解幼儿在园与在家的生活、学习、健康等情况,形成家园一致的教育体系。
7.搞好各种形式的开放活动,使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园各类活动要求积保教工作要求,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各方面情况,促进家长形成科学的育儿观。
8.重视新生家长教育工作,举办新生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幼儿入园前的常规教育,教师对新生家访率达到百分之百。
9.幼儿园定期向家长进行各类调查,征求家长对幼儿园管理、服务、教师保教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意见,发挥家长对幼儿园的督促、管理作用。
10.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树立幼儿园教师的良好形象。
幼儿园教科研管理制度
1、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行动指南,正确认识教育科研与幼儿园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以及与幼儿和谐发展的关系,把握教育科研的方向。
2、每个课题每学期都要做到期初有计划、活动有记录、期末有总结。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教科研工作,切实地将方案落实于实践.
3、定期组织科研活动,每月至少两次,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次园级及以上的研究观摩课。
4、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潜心科研,求实科研。确立创新观念包括率先意识,超越意识,突破意识,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5、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和协作意识,敢于提出问题,向传统挑战,上下团结,合力公关。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具有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6、虚心向别人学习,民主听取他人意见,向专家学者请教。
7、重原始数据,实验记载,杜绝虚假数据和突击性造材料。注重资料的采集和整理,定期汇编,立卷归档。
8、自觉学习,收集信息,刻苦钻研,总结成败,推广成果。每学期每位教师写好一篇科研论文。
9、每月开好教科研会议,与会者要准时参加,带好材料,作好记录及时整理、反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