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概况
此课题通过两年的研究活动的实施,我们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收获。我们探索出了幼儿园美术主题活动的具体策略,继续构建小中大各年龄班美术主题活动内容的序列,同时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我园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逐渐转变,同时幼儿在美术技能、审美素养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收获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困惑,如: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形式上还不够新颖,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因此美术主题活动开展得不够深入,随着课题组成员的不断扩大,有些参与研究的教师对课题的理解还不够,因此,我们将组织相关的理论学习来提高教师的理论功底及对课题的深刻理解。在总结前几阶段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本学期各年龄班继续开发和实施新的主题活动案例。
二、研究目标
1、理清研究思路,分析现状,逐步完善小、中、大各年龄班春学期幼儿园
美术主题活动的内容序列。
2、在研究与实践中,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通过多种教育途径,使幼儿建立具有良好艺术创造力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3、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并逐步形成我园富有特色的活动。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1、每月组织一次集体理论学习,分别由各级组课题组长轮流主持,通过课题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收集有关主题活动的学习资料,相互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2、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在网上开展“课题研究论坛”,课题组成员可以针对存在的困惑相互研讨,促进课题组成员借鉴他人经验,取长补短,使课题研究有实效。
3、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及时记录有价值的案例,与大家共同分享经验,提高研究质量。
4、有效依托专家的专业引领,提升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
(二)科研、教研结合,提高研究质量
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园本教研活动相结合。以主题式教学观摩研究活动为载体,根据课题研究确立研讨主题,搜集相关的材料,参与课题研究的骨干教师开展示范课、观摩课、主题沙龙等活动形式,加强行动研究,营造互动的教研氛围,使更多参与研究课题的老师能参与学习,主动探索,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规范、充实、完善主题活动
1、多角度、多方位地开展活动
(1)邀请专家作科研方面的讲座,促进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的提高。
(2)在计划制订上,借鉴、融合建构课程、多元智能、方案教学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以艺术活动为切入口,通过多种有效的手段将各领域进行有机的整合,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在活动设计上,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都可以纳入活动中来。
进一步理解计划与生成的关系。
(4)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目标、内容选择恰当的组织形式如:集体活动、小组讨论交流、个别探索相结合的方式,体现“有效学习”的价值,同时突出个性化的教育。
2、进一步完善课题的具体操作策略
在活动中能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本学期计划各组能有质量地完成两个主题活动的实施开发,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的主动性、创造性。各年级组在实施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活动主题自选、内容自订,实施时间有序错开,依托主题交流活动、教研活动等,扩大开放、观摩范围,增加研讨深度。
(四)积极投稿,提高撰写能力
只有在活动中不断反思、善于总结,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才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在实施主题活动过程中,鼓励教师撰写科研论文、经验总结、案例分析等,并向各类幼教杂志积极投稿。
(五)努力做好课题资料的整理工作
课题组活动的计划、有关要求、各级组关于美术主题活动的计划提前做好准备,实施时间、活动内容、观摩时间等课题组成员相互观摩,进行交流与分享。课题组实施后的文本资料与图片影像资料等能及时收集,进行整理归类,并储存于电脑发送到资源中心美术课题文件包。
四、活动安排
二月份
1、专题研讨:课题组制定活动计划
2、召开美术课题小组长会议:确定各组实施美术主题计划
3、理论学习:《从观念到行为》
三月份
1、各年级组全面实施美术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
2、理论学习:听上海美术专题活动课例
3、观摩部分教师开展美术研讨活动
四月份
1、主题活动的交流、研讨
2、理论学习(网上自学)
3、观摩部分教师开展美术研讨活动
五月份
1、理论学习(网上自学)
2、各组全面实施美术主题《炎热的夏天》
3、观摩部分教师开展美术研讨活动
六月份
1、各组汇报本学期开展的主题活动实施情况
2、全园美术主题活动交流评比
3、课题组成员上交科研论文、案例分析
4、全面收集整理本学期艺术主题活动的有关资料
5、“六一”美术作品展览
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