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课题文献研究情况记载
书籍名称 (1—2本) |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开展》 | ||
阅读人 | 杨佳娜 | 阅读时间 | 2017年3月 |
书籍内容摘要: 1.建构游戏过程中对幼儿的组织 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开展常常是在下午进行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喜好和活跃程度安排游戏时间,孩子更感兴趣的时候适当增加游戏时间,但也要保证游戏的效果。对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其实在教师分发游戏材料时就开始了。幼儿的组织形式对建构游戏的开展有许多影响。幼儿做游戏时是几个孩子一桌同时玩,还是各玩各的分开游戏?是允许他们趴在地上随意玩还是在自己桌上玩?每个孩子允许同时玩不同的建构玩具吗?建构玩具的多少要怎样界定?那些对建构游戏不够感兴趣的孩子,老师是引导还是带他们做其他游戏。同龄还是混龄幼儿进行建构游戏更加利于幼儿的发展。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调整不同的组织形式。例如如果想让孩子更喜欢合作,让他们共同一桌分享少一点的玩具。 组织中要尽量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由度更大。 2.建构游戏的集体指导 建构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等。教师在对幼儿的指导中可以认真分析如何通过建构游戏发展教育意义。例如:通过建构游戏发展幼儿的知识探究能力,可以对那些幼儿搭建时意向模糊的建构物进一步的探索,鼓励孩子们自己翻阅相关资料,提出新的建构方案。 建构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的游戏。这时,孩子们可以把内心的力量发挥出来。在建构游戏中,如果老师的指导不合理,孩子们在游戏中就不能将自己的能力尽情发挥出来,这样游戏中的成就感就会不足。教师的指导有时自由放任,不但体现不出教育价值,更加使孩子们找不到目标方向;有时结果导向,甚至要孩子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建构物出来,以至于老师和孩子都感到极其辛苦。 集体指导中,教师考虑幼儿搭建的共同问题。指导前,应该做什么样的铺垫,让孩子们有东西可做?技能上面的目标怎样制定?这些都应该来自于老师对幼儿搭建建构游戏过程的观察,像游戏中,有些孩子会不知道做什么,有些孩子不能有更多的创新。 教师首先要进行游戏的导入和集体讲解。当搭建物比较复杂时,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等导入,这时幼儿能够举一反三,但是思维会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幼儿可参照的形象应该尽可能多一些,加大孩子发挥的余地。通过产生主题的描述或者讲故事的情境导入,可以给孩子更大的想象创作空间,但是需要孩子有一定的建构基础。不过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幼儿开始游戏之前也需要为孩子们讲解建构过程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拓展他们的思路,适当的鼓励。 幼儿开始搭建以后,教师用心观察,针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思是否需要集体指导,调节幼儿游戏的节奏。例如:第一次孩子们玩纺编片的时候,只是知道把两个纺编片连接在一起,或者连到很长,他们还不能想到纺编片也可以做成立体的形式,做成球形……在持续长时间游戏中,弱化了游戏兴趣。老师在孩子身边帮助他们做成一个模型,就会引发很多孩子模仿进而创意。 3.建构游戏的个别指导 教师在个别指导中注意幼儿在建构游戏过程中存在的个别问题: 从建构技能角度,教师以观察幼儿搭建能力为基础,形成更多的搭建技巧。幼儿搭建中颜色不协调等美感问题,也需要教师在个别发现中进行指导。 从建构内容角度,当个别小朋友找不到要建构的内容,教师可以帮助她从生活和教学活动中摄取主题,为他设定情境,使他进入游戏状态。例如:跟小朋友说“要过圣诞节了,你喜欢圣诞节里的什么呢?”“看明明小朋友做了一个火车,我们为他做一个山洞吧。” 从合作能力,幼儿中班及以前自我意识很强,他们喜欢做自己的作品,不允许其他小朋友影响到自己,常常因为积木的使用权吵起来。如果建议他们一起搭建,也常常是不合作的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 幼儿的意志品质,建构游戏中,孩子一边搭建每建成一个新的成品,都形成成就感。更加专注和喜悦。但是稳定的意志还没有形成,也有些孩子很急,不能安静下来完成自己的作品;有的孩子内心不安静,没有考虑自己的建构,总是模仿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的孩子直接对老师说不会。这些孩子都需要提升自己的意志品质,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鼓励幼儿教构。个别指导要特别关注那些搭建有困难,容易放弃的孩子,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获得成就感。在能完成的前提下,慢慢减少帮助,让他们更加自信。 | |||
阅读心得: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一种同化,动作是思维的起源。幼儿在不断地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在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过程中,可以首先考虑游戏的材料问题,在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对过程的评价循环进行建构游戏的指导。建构游戏的开展,大多数还是用的室内加工材料,自然材料用得不多。相比于加工材料,自然材料给幼儿的释放的感觉应该会更多一些,每个孩子都应该和大自然有种自然的亲近感。幼儿在建构游戏中随心所欲的发挥,为他的独立思维能力、创造性提供了有利基础,同时发展了合作能力,审美意识,加深了幼儿对世界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