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武进区马杭幼儿园>>教育科研>>幼儿园课题>>手工艺术>>学习资料>>张叶4月份手工课题组理论学习
    张叶4月份手工课题组理论学习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杨佳娜    来源:原创

     

                          课题组理论学习

    姓名

    张叶

    学校

    湖塘南田幼儿园

    班级

    中二班

    时间

    2017.4

    文章

    名称

    手工制作的知道与策略

    文章

    作者

    佚名

    摘自

    期刊

    中国论文网

     

     

     

     

     

     

     

     

     

     

     

     

     

     

    一、手工制作活动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手工制作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手工工具和材料,通过粘贴、剪贴、染纸、折纸、泥工、废旧材料制作、立体组合构成等形式表现出来来达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使幼儿养成认真观察、耐心细致等习惯的教学活动。因此为了达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目标与要求,对教师在手工制作活动中的设计与指导上提出较高和较详细的要求。
    二、手工制作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
      1.制订符合幼儿发展的手工制作活动的目标
    幼儿手工教育的目标,最终都要通过具体的手工教学活动才能得以落实。首先,活动目标应适应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他们美术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其次,活动的目标应把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落脚点,也就是说要为幼儿创造最近发展区。第三,活动目标要考虑到幼儿美术学习时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如,对不同年龄层次幼儿手工技能方面目标制订,小班幼儿:能用印章、纸团、手掌印画;会折、粘简单作品。中班幼儿:会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会印染、涂色、拼、剪等多种技能。大班幼儿:会用多种工具材料制作较为复杂的作品。

       2.选择切实可行的手工制作内容
    如果想让手工教学活动有意义,让幼儿的认知、审美、动手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能获得一定的发展,我们就要严格按照手工活动的要求来选择相对应的教学内容。
    当然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比如说,“泥工”活动就不宜在冬季和夏季进行,因为泥工的湿度很大,在冬季容易发硬,夏季容易发粘,所以应把此活动放在春秋两季。又如“贴树叶”活动,根据季节的要求,适宜在秋季进行,因为秋季是落叶的季节,树叶丰富而且色彩鲜艳;“圣诞树”“雪花”活动则适应在冬季的主题中进行。当然,每个节日也有节日的日期,应根据相应的时间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这样的选择就做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以有的放矢地开展幼儿手工教学活动。
     

     

     

     3.选择适宜的手工制作材料
    如果想让一节手工课开展得卓越成效,教师对材料特性的了解是一切活动的前提。例如,各种废旧材料是否安全、卫生、易收集,是否方便携带与操作;各种纸质材料便于多种技能的加工,有良好的视觉效果等等。所以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把最合适幼儿的、最具表现力的材料提供给他们,让幼儿把材料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根据材料的特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
      4.创设手工制作活动的氛围
    幼儿眼中的手工活动即游戏活动,他们是在玩耍手工材料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从而产生继续活动的动机或兴趣。因而需要为他们创设与手工材料充分接触的环境与机会。例如,小班手工《撕面条》活动,当幼儿拿到一张纸后,他们并没有想到要用纸做个什么东西,出于好奇,可能把纸揉成一团、撕成碎片,或者翻翻、折折、甩甩。也许是撕纸、甩纸发出的声音,揉纸、折纸使纸的形状发生改变,使幼儿产生莫大的探索兴趣。这个时候,有经验的老师不是去制止幼儿的这种探索行为,而是顺应幼儿的兴趣或动机,用适当的语言或其他导入方式进行巧妙地引导。例如,“你在做什么东西”“你做的东西有点像什么呢”等等。从而为幼儿的继续创作活动提供一个积极愉快的氛围,让他们大胆地、不受拘束地玩耍、创作,然后再将幼儿的活动朝着有目的的方向引导。
      5.正确评价幼儿手工作品

        对幼儿作品进行有意义的评价在于评价时着重对幼儿综合能力的评价,关注的是幼儿手工活动的过程,注重的是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首先,教师应创设宽松、自由、自主、自信的评价环境,对幼儿的结果予以肯定,将重点放在“幼儿是怎样创造的”,而不是“幼儿已经创造出了什么”,关注的是幼儿创造过程中方法、经验的获得,而不是幼儿作品拙劣的强调。
    其次,开展幼儿互评活动,使评价的主体具有多元化、发展性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的过程。
    第三,可以利用幼儿作品“互赏”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对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同伴间的相互评价增加有趣的内容,来提高幼儿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理解美、表现美的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因此在幼儿的日常教育中,我们要给幼儿创设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借助晨间区域活动等时间,让幼儿进行手工的探索,不仅仅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要在各个领域内都融会贯通。这也体现了《新纲要》中美术活动的目标要求,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道向东约500米 联系电话:13407570630 邮箱:yanchunlinJK@yahoo.com.cn   QQ:302779587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