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
姓名 | 蒋燕 | 学校 | 湖塘南田幼儿园 | 班级 | 小(1)班 | 时间 | 2017.4 |
文章 名称 | 怎样让手工活动融入到幼儿的生活活动中 | 文章 作者 | 王红叶 | 摘自 期刊 | 浅析手工活动在幼儿园的重要性 | ||
内
容
摘
要 | 在手工活动中,教师往往是先拿一个自己做好的作品,让幼儿欣赏,激发幼儿想做手工的欲望,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让幼儿模仿教师的作品进行制作,我们要注重引导幼儿可以尝试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制作发挥其想象力大胆去创造。 1.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源泉。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储备不足,创作内容单一范围较窄。因此,在巧手制作活动之前教师就应注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如:在制作《海底宝宝》活动中可以利用视频播放有关海底世界的动画让幼儿观看,为了巩固海底宝宝的形象,可以把里面的动物形象挑出来如螃蟹,让幼儿了解螃蟹最突出、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然后通过讨论,螃蟹的大夹子是什么形状的,它和其他的夹子有什么不一样,再让幼儿通过图片一起讨论螃蟹的身体和其他的小腿分别需要什么材料这样间接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让幼儿积累更多素材,为创造提供方便最后,引导幼儿进行亲子动手操作看完动画可以让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海底宝宝画下来,加深印象,最后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解决技能问题。 2.以游戏的口吻同幼儿一起制作。手工活动中,幼儿对手工材料非常的感兴趣,活动课中教师给出了一个主题,如纸工活动很少有独立创造的造型,大部分是模仿生活中的人物、事物为主,能按一定的顺序来完成操作,这时,成人应以游戏的口吻,同幼儿边玩边做,如卖水果,孩子们会用模具印各种各样的水果摆在摊位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旁边可以捏一个老奶奶在卖水果;爷爷过生日时,可以用纸撕成长条、用橡皮泥搓成面条等表示长寿面送给爷爷;在池塘里捏只大青蛙,可以引导幼儿捏小蝌蚪找妈妈的场景等,边玩边做的同时,初步锻炼幼儿的思维,发展手的小肌肉灵活和协调性。 3.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幼儿。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点,幼儿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做出你意想不到的作品来。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教给幼儿制作的方法,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挥想象,合作创造作品。 4.正确评价幼儿制作的作品幼儿肌肉发育不成熟,小手总是不听使唤,因而幼儿的作品不可能像成人的作品那样技术精湛。 | ||||||
学
习
体
会 | 新《纲要》指出,教师在对手工作品进行评价时,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应注重幼儿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是否有明显的探究兴趣。第二,幼儿是否能认真倾听同伴的不同想法,接纳和吸收同伴的合理意见,修正或完善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必要时是否会寻得教师或同伴的帮助。第三,幼儿是否不怕失败,不断尝试,在创作中幼儿是否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的教学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发挥评价的教育作用。总之,幼儿园巧手制作水平的提高,为幼儿的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地引发幼儿参与巧手制作活动的学习动机,使幼儿园的巧手制作活动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全面提高幼儿园巧手制作活动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