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武进区马杭幼儿园>>教育科研>>幼儿园结题课题>>幼儿习惯>>课题概况>>抽 样 调 查 报 告
    抽 样 调 查 报 告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2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马幼    来源:本站原创

    2010.9

    一、调查目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完美的教育从来都是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培养的。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

    了解我园幼儿行为习惯的现状,有的放矢地帮助教师、家长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调查对象。

    小、中、大共122名幼儿。

    三、调查方法。

    由于幼儿人数比较多,我们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

    四、调查结果、分析及建议。

    (一)调查分析、结果。

    本次发放幼儿调查表122张,回收有效问卷 张。每张问卷有7条,每一条有三项,其中A代表行为习惯较好的方面;B代表行为习惯一般的方面;C代表行为习惯较差的方面。本次小班发放35张,回收有效问卷28张, A占45.36%;B占43.25%;C占3.65%。中班发放45张,回收有效问卷 3张,A占41.33%;B占45.61%;C占8.03%。大班发放42张,回收有效问卷31张,A占51.8%;B占45.21%;C占1.84%。

    从问卷调查来看,百分之百的家长非常支持我园开展的此项课题研究活动。而且家长希望多组织一些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采取措施。

    我们认为,幼儿正处在个性形成的开端时期,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搞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现在的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表现为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变成家里谁也管不了的“小霸王”,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再者,社会上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有的认为幼儿只要吃好、玩好、身体好就行,有点坏习惯也不要紧,有的甚至认为“树大自直”有点毛病大了就能好。

    本课题力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研究和实践,使我园广大幼儿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能够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首先,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好:

    (1)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丰富活跃的家庭业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现代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基本的保障。

    (2)其次,家长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3)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的作用。幼儿期的儿童,可塑性很强,但在行为上表现得较机械,容易模仿成人的言行。因此,家长在加=家中要创设良好的交往、合作氛围,以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幼儿。在外工作认真,团结同事,在家要与邻居和睦相处,要调节好家庭气氛,婆媳互敬互爱,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与人为善”的交往思想,从而指导他们的行动。

    (4)密切家园联系。家长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来,配合老师开展活动。家长可以通过家教信息、家园联系册、谈话或电话等方式经常与老师联系,关注幼儿的变化,与老师探讨育儿经验,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合作能力。

    2、其次,作为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首先,我们要教会幼儿在交往中如何友好协商,即掌握交往的技能。老师应引导幼儿学会日常交往的语言,:如礼貌用语、见到老师和同伴能主动打招呼“你好”;协商语言:“给我看好吗?”;抱歉语言:“对不起”。我们除了教孩子交往的语言还应教给孩子交往时的态度、表情、动作等。在幼儿活动时,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参加到活动中去,积极引导和做好示范,帮助孩子扫除活动中出现的障碍,使孩子掌握交往中的规范。

    (2)其次,教师在引导孩子交往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孩子可塑性很强,只要抓住教育契机,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缺点是可以改正的。有的孩子娇气,动不动就哭;有的霸道,他要玩具别人不能要;有的支配欲强,总喜欢别人听他的。这样的孩子在和同伴交往中,都容易被群体排斥。针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对他们进行耐心教育、细心引导,克服交往中出现的不良个性是培养幼儿行为习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3)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成为他们的表率。幼儿的模仿性特强。因此,教师们之间应建立真诚、友好、平等、互助等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在观看、模仿成人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在做好为人师表的同时还要认真作好家长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家园联系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要求家园配合。

    (4)本课题组设立子课题组,小班研究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中班研究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习惯,大班则研究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三个子课题组每学期初制定研究计划,带领年级组开展各项研究活动,学期末写好研究总结。三个子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做到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平时注重过程管理,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扎扎实实开展好研究。制定各种观察记录表,在各班展开观察记录工作,收集到了各子课题孩子表现的最原始数据,并对观察记录资料整理、分析。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在幼儿园里养成,从教书育人的目的出发,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教为重点,培养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素养,注重良好行为举止习惯对幼儿潜移默化作用,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和群体感染力、约束力,影响鞭策幼儿,成为幼儿的楷模,收到训练和熏陶的实效。

    马幼课题组

    2010.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道向东约500米 联系电话:13407570630 邮箱:yanchunlinJK@yahoo.com.cn   QQ:302779587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