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类别
学科分类 幼儿教育
课题名称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贺静
负责人所在单位 武进区马杭中心幼儿园
填表日期 2011.3.22
拟 结 题 时 间____2013.12___________________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年1月制
填表说明
1、申报人不需填写“编号”和“课题类别”。
2、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一式
四份。
3、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4、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电话:86696829
电子邮件:jyslly @{域名已经过期}
网 址: http://www.czedu.gov.cn/knowledge/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
贺静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73年 8月
|
|||||||||
行政职务
|
园长
|
专业技术职称
|
中高
|
研究
专长
|
教育科研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
|||||||||||||
工作单位
|
武进区马杭中心幼儿园
|
联系电话
|
0519—86701039
|
|||||||||||||
通讯地址
|
武进区湖塘镇马杭采菱家园西侧
|
邮政编码
|
213162
|
|||||||||||||
电子信箱
|
|
|||||||||||||||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含主持人)
|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
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贺 静
|
中高
|
马杭中心幼儿园
|
总负责,指导研究工作实施
|
|||||||||||||
唐文婷
|
小高
|
马杭中心幼儿园
|
课题实施工作
|
|||||||||||||
吴紫娟
|
幼一
|
马杭中心幼儿园
|
子课题组研究工作
|
|||||||||||||
王 洁
|
幼一
|
马杭中心幼儿园
|
子课题组研究工作
|
|||||||||||||
周菊芬
|
幼一
|
马杭中心幼儿园
|
具体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
|||||||||||||
顾丹莉
|
幼一
|
马杭中心幼儿园
|
具体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
|||||||||||||
戴如静
|
幼一
|
马杭中心幼儿园
|
具体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
|||||||||||||
庄凤娟
|
幼一
|
马杭中心幼儿园
|
具体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
|||||||||||||
陈鹏玉
|
幼一
|
马杭中心幼儿园
|
具体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
|||||||||||||
张黎娜
|
幼一
|
马杭中心幼儿园
|
具体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
|||||||||||||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课题级别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课题中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
武进区级
|
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
发展学生学习潜能
|
2001.2
|
全面落实课题实施、制定实施计划、总结研究成
果、组织学习、
指导研究过程、
组织研讨活动
等。
|
结题
|
||||||||||||
江苏省级
|
优化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研究
|
2001.2
|
结题
|
|||||||||||||
常州市级
|
发挥童话教育功能,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
质的时间研究
|
2005.2
|
结题
|
|||||||||||||
常州市级
|
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
力的策略研究
|
2007.3
|
结题
|
|||||||||||||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
日期
|
|||||||||||||
《尝试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活动效应》
|
《科技与教育》
|
2009
|
||||||||||||||
《网络—家校工作的互动平台》
|
《农村孩子报——教学教坛》
|
2009
|
||||||||||||||
《立体式推进 互动中提高》
|
《学习方法报》
|
2009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4、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5、本课题的研究方法。6、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7、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7部分逐项填写,限3000字内,可附页)
一、 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
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不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一个人的行为、语言都折射出一个人的习惯、修养、内涵。这些品质的体现,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在一个人的个性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幼儿的可塑性很强,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好的习惯容易养
成,不良的习惯也容易形成。对于我们来说,对孩子进行养成性教育,是渗透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的,因此,我们要在一日生活常规中对幼儿进行养成性教育。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美国作家杰克·霍吉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他把“习惯”比喻为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也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人生的方向盘。作为对教育起着决定作用的家庭、社会、幼儿园,应从小就注意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通过正确引导,使他们符合新型交际人才的要求,所以幼儿园、家庭、社会理所当然地成为让孩子学习好习惯的场所。
本园现有500多名幼儿,其中本地儿童占40%,外地流动儿童占60%。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地家长对于幼儿比较溺爱,因此养成了幼儿任性等不良习惯。而外地幼儿由于受到家长文化水平、家庭环境等的影响,存在很多不良行为习惯。因此,从我们的调查观察可以看出,孩子的生活、学习、活动等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良习惯,于是我们设想尝试研究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二、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实践,分析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各种因素,探索如何使幼
儿园、家庭、社区形成合力,获得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2、通过研究实践,增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意识,使他们掌握良好的
行为方式,从而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研究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及教科研能力,并以此
来推动我园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
三、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综上研究目标,本课题着重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共同培养幼
儿良好行为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当前幼儿行为习惯的调查研究。主要是调查分析小、中、大班幼儿的生
活、学习、人际交往习惯。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幼儿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因素,搜集整理在幼儿园、家庭中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活动素材,并进而建立从小班到大班活动材料系列。
2、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的研究。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
学习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对教师来讲,也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渗透的教育目标,对孩子来讲,也就是在一日活动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与家庭紧密联系,开展系列活动,这一目标必须着眼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这一目标必须全面、具体,就一系列活动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
3.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策略。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要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求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1)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日常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
育,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人格的主阵地。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活动从偏重于灌输知识转变为传授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活动。特别是在语言、社会、科学等教学活动中,既要对孩子的学习行为严格要求,又要创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在孩子主动求知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在各项教学活动中渗透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们要注重在各科教学活动
中渗透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课能专注,认真倾听、积极发言、按要求进行操作等,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和氛围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的促进作用。在校园环境布置、硬件设施等方面,要呈现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同时,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情感、知识、技能、能力融于一体的儿童文化活动,使孩子在娱乐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生活中求知。
(4) 加强家园合作,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一方面,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培
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动员广大家长一起来做好这项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家访、家庭教育讲座、家园联谊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5) 加强个体指导,帮助孩子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由于个性心理、家庭环
境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在各个习惯的形成上也会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 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引导,关
系到幼儿的一生,所以我们主要从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及学习习惯方面来重点培养,同时注意发挥家庭、社区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在一日活动中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发展。家园配合,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成功。
(二)创新之处
我们选择的这个课题,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脚步,能顺应社会的潮流。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将开展的课题研究活动,进行综合编排,形成一套我园独有的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儿歌集、优秀个案分析集、活动集锦等,为我园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了解最新教育研究动态,了解幼儿生活、学习、行为习惯的发展状况;正确
理解“习惯”的含义及其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从而用正确的观念指导自己的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2、观察研究
通过对自然情况和教师有意创设的情景下幼儿习惯的观察,了解幼儿的习惯
行为。
3、行动研究
围绕研究目标展开教育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修正方案、调整目标,使研究工作具有成效。
4、个案分析
具体分析个别幼儿的行为习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及时找到教育引导
策略解决问题。
六、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让研究活动更加深入,我
们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子课题研究活动,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更加扎实有效。如小班刚进入幼儿园,我们组织开展生活习惯的培养子课题研究;中班开展交往习惯的培养子课题研究;大班即将进入小学,开展学习习惯的培养子课题研究。
(二)实施步骤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实施:
1、准备阶段:(2010.1——2010.2)
做好实验前的调查收集工作,撰写课题设计方案,明确人员分工等。
2、理论研究阶段:(2010.3——2010.6)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阅读理课题设计方案,寻找适合的研究方法。
3、行动研究阶段:(2010.7——2012.6)
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开展经验交流,做好阶段小结,准备中期评估,
并归档整理。
4、分析总结阶段(2012.6——2012.12)
汇总分析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七、 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一)相关成果
通过研究实践,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已形成了一套幼
儿行为习惯学习儿歌,制定了详细的各个年级组研究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成功开展了相关活动,如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大手牵小手,文明一起走、幼儿写数字比赛、合作游戏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生活、交往、学习等行为习惯。
通过研究实践,我们老师撰写的多篇课题论文在省、区级中获奖。同时,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课题沙龙活动,如何提高幼儿的行为习惯,通过个案研讨分析,大家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为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主要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3、《一定要为孩子培养的56个习惯书籍》
4、《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报告》丛书 孙云晓著
5、《好习惯是怎么培养出来的——400所学校习惯活动案例精选》
孙云晓著
6、《培养幼儿好习惯》 孙宏艳著
7、《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孙云晓著
8、《幼儿好行为养成教育丛书——学习习惯篇》
|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一、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研究课题
课题负责人贺静园长在2002.6完成片级课题《让学生的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在2003.6完成区级课题《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 发展学生学习潜能》;在2004.6完成省级课题《优化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研究》;在2006.12完成常州市级立项课题《发挥童话教育功能,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实践研究》。2010年1月完成常州市级立项课题《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幼儿的可塑性很强,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好的习惯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也容易形成。对于我们来说,对孩子进行养成性教育,是渗透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的,因此,我们要在一日生活常规中对幼儿进行养成性教育。作为对教育起着决定作用的家庭、社会、幼儿园,应从小就注意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通过正确引导,使他们符合新型交际人才的要求,所以,我们就幼儿在幼儿园主要研究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为我园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三、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我们课题组各位成员工作认真负责,对课题研究有着高涨的热情,随着课题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师们的思维更加广阔,教学更加生动,管理方法更加贴近幼儿,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教师的教科研能力逐步提高,为课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平时我们严格执行教科研工作计划,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会议;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组活动(案例分析研讨活动、沙龙活动、现场观摩研讨、总结活动等等);每月读一本有关课题的书籍,做好读书笔记,撰写教育心得等等,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时间保证。
四、资料设备
我园每班配备电脑、电视机、DVD、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等设备,我园还配有照相机、摄像机等等,有专人整理资料,档案规范齐全。另外,我园资料室图书齐全,备有相关课题的书籍,为我园开展课题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后备基础。
五、科研手段
我园本着吸收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定期安排骨干教师到省示范幼儿园挂职培训,学习先进园的教科研理念,并积极参加学校为我们搭建的与专家研讨、学习的活动,定期邀请专家来园指导教科研工作,使我们的教科研工作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
完成时间
|
课题组成员分工
|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
调查准备阶段
|
2010.3——2010.7
|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做好实验前的调查收集工作,制定研究方
案
|
设计方案 1
调查报告 1
|
组织实施阶段
|
2010.9——2012.6
|
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开展经验交流,做好阶段小结,并归档整理
|
活动集锦 1
个案分析集 1
行为习惯儿歌 1
|
总结反思阶段
|
2012.7——2012.12
|
汇总分析研究资料,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1
行为习惯培养目标1
|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
预期达到的目标
|
承担者
|
1、行为习惯儿歌集 :
小、中、大各一套
2、行为习惯目标 :
小、中、大各一套
3、优秀个案分析集:一套
4、优秀活动集锦:一套
|
1、通过研究实践,分
析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各种因素,探索如何使幼儿园、家庭、社区形成合力,获得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2、通过研究实践,增
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意识,使他们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从而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研究实践,进
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及教科研能力,并以此来推动我园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
|
贺静
唐文婷
吴紫娟
王洁
|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13.12
|
五、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请注明该课题是否拟推荐为辖市区级课题或常州市级课题等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2、县(市、区)教科研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3、市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