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武进区马杭幼儿园>>教育科研>>幼儿园结题课题>>幼儿习惯>>学习资料>>在角色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交往能力的指导策略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交往能力的指导策略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1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邓雯琳    来源:本站原创

    课题组理论学习

    姓名
    邓雯琳
    班级
    7
    时间
    2013.9
    文章名称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交往能力的指导策略
    文章
    作者
    匡淑贞
    摘自
    期刊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人的角色,模仿他人的活动和语言,利用真实的或替代的材料,以及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积累的经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较喜欢的一种游戏,同时,也是较难玩“好”的一种游戏。基于此, 我们以中班角色游戏为载体,围绕着如何增强幼儿的交往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进行了实践研究,形成了以下几个指导策略:
    策略一:关注——观察为先、善于倾听
    观察与倾听是教师掌握幼儿第一信息的途径,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善于关注幼儿的 言行,站在幼儿的角度和立场观察、分析幼儿的活动,努力做到观察有目的、有重点。幼儿游戏中,教师观察的角度很多,但教师在观察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要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关注幼儿的实际交往与合作水平,根据观察目标将观察要点隐含于心中,力求观察有针对性、连续性、实效性,并根据观察内容不断调整教育策略,提供有效的环境支持,满足幼儿的合作需求,推进交往与合作行为的产生。中班期是幼儿角色游戏的高峰期,绝大多数的幼儿对扮演的角色怀有浓厚的兴趣,主动地投入,并能初步按所理解的角色职责去行动,开始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
    策略二:引发——适度介入、暗示引导
    在游戏前教师要重视引导幼儿学习分工合作,可以通过谈话、讲述故事等形式,使小朋友懂得相互商量、合作才能使游戏玩得高兴。中班幼儿的扮演角色的积极性很高,但他们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在角色扮演中,对角色的理解还肤浅,有时还会出现问题。
    策略三:助推——挖掘潜能、推动激励
    教师要深入游戏,通过提问、建议和参与活动,启迪幼儿的思维,使他们动脑筋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克服游戏的障碍。这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能力,也促进了游戏主题的深化。
    角色游戏是发展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角色游戏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合作交往环境,虽然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交往的机会,但角色游戏中的情景更能刺激幼儿产生交往的需要,同时角色游戏的角色扮演更能满足幼儿的交往愿望。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游戏情景,幼儿必须用不同的语言、动作、像征物去适应,因而促使幼儿思维、想象、模仿能力的发展,独立、自主、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这样反复多次,交往的语言和动作,就会越来越多,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游戏中陶冶幼儿性格。
    学习体会
    总之,孩子们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体验着成人的感受。这最初的体验,将对孩子们承担社会的真正角色有着深刻的意义。正确、规范的体验,能给他们以美好的启迪,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撒播下健康的幼芽,帮助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走出坚实的步伐。因此,教师应重视角色游戏中孩子们的最初体验,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未来社会、人生的美好,并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走向生活。通过以上措施,培养幼儿逐步学会交往的技能,建立和执行相应的游戏规则,使幼儿具有合作意识,在游戏中协调好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道向东约500米 联系电话:13407570630 邮箱:yanchunlinJK@yahoo.com.cn   QQ:302779587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