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武进区马杭幼儿园>>教育科研>>幼儿园结题课题>>幼儿习惯>>学习资料>>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1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邹正英    来源:本站原创

    课题组理论学习

    姓名
    邹正英
    班级
    大1班
    时间
    2012.10
    文章名称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文章
    作者
    朱玲玲
    摘自
    期刊
    韶关新闻
    南方
    习惯贯穿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孩子生活、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要抓住这个所谓的“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才能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除了幼儿园利用各个环节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和具有辅助作用的一面。
      家庭教育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抓住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必备条件,为幼儿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其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首先,塑造潜移默化的家庭坏境。
      在家庭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意之中成了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例如,要培养孩子从小对阅读的兴趣,家长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跟孩子一起逛书店,陪孩子一起读书、看报,把书本上的一些内容读给孩子听。试想,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迷于纸牌、麻将,又该如何去要求孩子呢?因此,家长首先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做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其次,明确要求,多加鼓励。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家长应该跟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另外父母的一句“你真能干”、“你做得真好”,正是激励幼儿主动学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强大动力,切不可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视而不见,而应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主动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给孩子一点掌声和鼓励。
      再次,家庭对幼儿保持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我们的长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必须统一认识,如今祖辈们对孙子孙女特别的溺爱和顺从,经常为一些小事情,父母说应该这样做,而祖辈却说这样做不行,那样做不行。长辈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孩子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教育才能形成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行。
      最后,注意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与学校老师要经常交流,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形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孩子最听老师的话,老师说什么幼儿就怎么做,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因此家长教育碰到什么问题可及时反映给老师,配合老师进行个别教育,往往效果良好。
    学习体会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复训练和实践基础上养成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担任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角色,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使孩子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道向东约500米 联系电话:13407570630 邮箱:yanchunlinJK@yahoo.com.cn   QQ:302779587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