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用餐中的细节
最近班里有些奇怪,安康小朋友是我们班里吃饭比较慢的孩子,可现在饭后散步的时候,他总是早早出现了。我注意观察了一下,发现他总是偷偷的把没吃完的饭碗放到洗碗筐里,营造出自己快快吃完的假象。我悄悄的把她拉到一边,“康康,不喜欢吃吗?为什么这么做?”康康涨红了脸,“我吃不了,太多了。”“没关系呀,康康可以慢点吃。”康康摇摇头,声音很细很细的说:“他们都吃完了。”原来康康一组的小朋友都吃的比她快,久而久之,康康觉得自己有些自卑,就想了这样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给康康盛饭的时候,故意先少盛一点,他果然很快吃完了。“康康再吃一碗好不好?”“好!”他骄傲的挺了挺小胸脯。下午放学的时候,他高兴的对爸爸妈妈说:“我今天吃了二碗饭呢!”现在的康康吃饭比以前快多了,最主要的是他吃的很开心。
幼儿的进餐是一个逐渐提高兴趣的过程,而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采用竞赛的形式,虽然有助于幼儿在一定时段内的加快速度,但如果不注意把握尺度,会直接导致幼儿将迅速吃完作为进餐的第一目标,使得原本应该很轻松,愉快的进餐活动,沾染强烈的目的性,无形中让幼儿感受到了压力,增加了幼儿进餐的焦虑感。
幼儿的胃口有个体差异,速度也有快有慢,采用多次分饭的方法能够让幼儿在次数上肯定自己的进步,从而引发自豪感,激起幼儿食欲,达到逐渐增加饭量的目的,只有保证幼儿在最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下进餐,才能让幼儿的精神得到松弛,达到提高幼儿食欲,造就良好性格的目的。要完成这一目的,就需要老师注意进餐环节中的细节,根据情况适度调整进餐模式,以求维护幼儿身心健康的双重发展。
马杭中心幼儿园
戴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