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孩子的过激行为
在小班孩子的年龄阶段,其行为常会被情绪制约,多为无意的习惯性行为,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同时,一旦别人不注意他,他就会感觉被忽视,就会做出一些过激反应(包括侵犯行为)以引人注意。
刚入幼儿园的俊杰小朋友,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常搞破坏等等。也因此成了小朋友们的被告。在集体活动中,俊杰小朋友常会在座位上吵闹,打断老师的话,对正常的教学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针对俊杰小朋友的行为,我们老师应取得家园教育观念的一致。造成俊杰小朋友经常打人的主要原因是受所谓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影响,因此,我们老师必须先和家长取得认识上的一致。我首先和家长进行了交流,向家长指出孩子的不适宜之处。并告诉家长,对孩子的行为的教育,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如:引导孩子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或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如果别人伤害了你,你又是什么心情?或告诉孩子玩具大家一起玩,不能抢别人的等等)
针对俊杰小朋友的行为,我们老师应取得家园教育观念的一致。造成俊杰小朋友经常打人的主要原因是受所谓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影响,因此,我们老师必须先和家长取得认识上的一致。我首先和家长进行了交流,向家长指出孩子的不适宜之处。并告诉家长,对孩子的行为的教育,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如:引导孩子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或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如果别人伤害了你,你又是什么心情?或告诉孩子玩具大家一起玩,不能抢别人的等等)
教师和家长应尽可能在教育观念上达到共识,使俊杰小朋友接受一致的要求,避免形成双重人格。另外,俊杰小朋友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针对他的这一特点,如果就此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反而会使他感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是个不好的典型,从而更加导致他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因此,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决不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伤害他。然后,再找适当的机会,了解他的行为动机,耐心地告诉他同伴间的相处之道,暗示他努力改正缺点。当他稍有进步时,我便马上予以表扬、鼓励,让他逐步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信任。一次语言活动:《你是我的好朋友》的教学活动中,因为俊杰小朋友能主动和老师一起表演,并且课堂中也未曾严重影响课堂,所以我奖励给了他一个小贴花,他一天都很高兴,也没有欺负别人。
通过这样的一件事,相对的从一些网络资料中也显示的相关信息表明: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可能和成人一样能用比较适宜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些孩子只是想和别人表示友好,可是,他的动作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想侵犯别人;有些孩子不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更多的只能依赖于动作,造成许多理解上的偏差;还有些孩子因为急切的需要某样东西,却未用语言表达,造成另一些孩子的伤害。所以我们做老师的要再多一些耐心,关心,细心,用心的照顾他们!
杨佳娜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