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孩子的纠纷
孩子升入大班后,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的提高,于是这学期开始我给制定了小组长,而且规定:小组长要带好头,并且要管好你们一组的人。一段时间过去了,没想到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老师,燕子来抢我的东西。”“邹老师,燕子她打我。”才一会儿工夫,来给燕子告状的小朋友有好几个了。“燕子,怎么回事?”刚准备好活动材料,急急忙忙的我有点生气,语气也重了。“小组长还打人,不能让她做小组长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再看燕子站在那里,一声不响,一副想哭的样子。看着她这样子,肯定有什么事。于是我就对大家说,“老师知道燕子一直是个懂事的孩子,发生这样的事肯定是有原因的,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打人吗?”听了我的话,燕子委屈地哭了起来,“我叫张思宇坐好,他不坐好,我才轻轻地打他一下。”听了她的一番话,我庆幸刚才能忍耐,如果我不问青红皂白将她批评一番,那老师在她心目中将会留下不公正的印象,我也难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于是我和孩子们开展了讨论,一致认为燕子能认真对待小组长工作是对的,但她采用的方法不对,还对那几个不配合小组长工作的孩子进行了批评。大家还就如何与同伴进行交流、交往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都认为,应该有礼貌地与同伴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这样才不会引起纠纷。
从这件事让我想到,我们教师在繁复的日常带班中,很难对孩子的言谈做出相对正确的举措,不少情况是这样的,当孩子提出一个不相适宜的话题时,老师轻描淡写地就忽略了,很少真正去探究这个孩子在想什么?他要表达什么?在他心里存在怎样的思想。我们经常说要尊重孩子的情感需要,尊重他的个性发展,不磨灭、不压抑他的本性流露,为他营造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的潜能。
邹正英
2013-9-28